【戏曲大观】美无处不在 赏析旦角的12种优美姿势

穿“褶子”坐式也与穿“蟒”基本相同。身体还可稍偏,腰则稍软。两肘要紧靠腰间。两脚也须前后紧靠,有时可稍往前伸,脚尖须将裙边挑起,但不要露脚。

穿“靠”坐式要求身体比较正,但不可太正,腰要直,肩要圆,两手按在胯间,肘要张,两腿也须紧靠。

立式

旦角 穿“蟒”立式,对单人出场正立而言,身体须稍偏,与戏台正前方成十余度斜角。

●左手按于腹部右侧,右手按于左手之上并稍偏右。

●因穿“蟒”必佩玉带,故两肘须往外张,应防止两肘与玉带相连而姿势不美。

●如在武戏中披“蟒”,则右手须始终端起玉带。

●两腿要紧靠,一脚尖靠于另一脚心,两脚一定不能平立。

●出场如面对、斜对或背对其他角色时,则不受方向限制。

穿“帔”立式,身体可再稍偏,与戏台正前方成二十余度斜角。

●两手姿势仍如穿“蟒”那样,但要稍往下,而且两肘要稍稍收敛。

●有时可用一脚跟将裙子往后趟起,或用一脚尖往前支起,以显示衣裙波纹起伏而姿势生动美观。

穿“褶子”立式,身体方向与穿“帔”相似。只是两肘须紧抱,两手稍往上。两脚则一前一后,也须紧靠,有时也可用后脚跟将裙子稍微支起,方为美观。

卧式

戏中无论什么角色,表演睡眠时一般都不许躺卧,因为躺卧太近写实而不美。只有花旦在踩跷表演时偶尔为之。

旦角表演睡眠时,应坐在椅子上。

如身前有桌子——

●则身体要稍往前倾,头微低。

●将一臂的肘部靠在桌面上,前臂向上弯曲,手指托住腮。

●另一手放在腹部。

●身体稍稍向支撑手臂的一侧倾斜。

●两腿紧靠,两脚一稍前一稍后。

如身前无桌——

●身体要往左或往右稍靠,仍用一手托腮,另一手稍扶托腮手臂的肘部。

●其余身段与有桌的情况相同。

望式

旦角作望式,不许直望,头必须稍低,脸稍偏,将眼皮一抬即可。

●望时,以一手撩袖,高举过头。

●另一手按在同侧腰间,稍往后偏,手背朝里,腰要稍稍弯曲扭动。

●同时必须踏步,如举右手则踏右脚,举左手便踏左脚。

羞式

旦角作害羞的姿势,分有水袖和无水袖两种情况。

如着装带水袖,往一边垂直扭头,以一水袖作遮面状,但举袖胳膊不许横,另一手则按腰间,两腿也应紧靠。

如无水袖,则遮盖的胳膊要横,另一手可背在腰后。

思式

旦角作思考状,亦分有水袖和无水袖两种情况。

如着装带水袖——

●头要稍低稍歪,一手中指轻轻按在同侧鬓间,肘部须紧靠腰部。

●另一手轻托按鬓手臂的肘部。

●眼皮稍微上翻。

●两腿紧靠。

如着装不带水袖——

●按鬓手臂的肘部可稍往外张。

●腰要向按鬓手臂一侧稍弯。

●按腰手臂一侧的腿要稍稍弯曲,另一脚要踏步。

指式

旦角手势中的指法,在不同剧目、不同剧情中的具体运用可谓变化多端,有兰花指、拈花式、天女式、印诀式、指物式、持剑式等。

托物式

旦角若 穿带水袖的服装托物,如托茶盘、香盘等等,一般用左手。

●以大拇指按盘边,小拇指微翘,用其余三指托盘底,中指尤其要用力,手腕须往后翻,使盘子距离脸部一尺多,盘中物品的顶部大约与额持平。

●右手按于腰部左边,但须稍微靠下,因左手已横,故右手要直。

若 穿无水袖的服装——

●右手可叉于腰间,手心须朝外。

●托盘之手须稍微靠前。

●身体往前倾,下额约与左手腕形成平行线。站立时也须踏步。

提物式

旦角若 穿带水袖的服装提物,如提篮子、包裹等,向来多用左手。 如穿无水袖的服装,则右手可叉于腰间,肘部稍向外张,而提篮的手却要稍微合拢,以形成两臂一直一横的姿势。

搬物式

旦角在戏中搬物的品类并不多,只搬椅子数种而已。

搬时椅子须向外偏,将身体的正面让出,椅面约与腰部持平或稍高,不可太低,尤其不能从身体正面搬出。

抱物式

旦角抱物大约分两种。 一是单抱,如抱令箭或刀枪等物。二是双抱或称“捧”,如抱食盒、妆盒等。

捧物式

旦角双抱称为捧,戏中的丫鬟常有这种动作。

●双手捧物时须将该物放在腰部的左边,左手拿住物体的左边,右手拿住物体的右边,将身体前面全部让出。

●身体往前稍倾并稍往左歪,以显示所捧之物颇有重量。

戏曲艺术博大精深

需要我们多听、多看、多体会

今天的“戏曲大观”

就介绍到这里

我们下期再见

资料来源:陕西戏曲广播 梨园漫步 北京晚报 北京京剧院

-END- 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Copyright © 2088 2006世界杯决赛_世界杯预选赛欧洲区积分榜 - meibad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